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今年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中非领导人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商新时代的中非合作大计,开启了中非友好的时代新篇章。

对于中非关系的火速升温,在网络和社会上存在一些误解乃至歹意诽谤。有人疑问:中非协作是不是中国“撒钱”援助非洲?还有西方言论宣扬:中国形成对非洲的“债款圈套”,在非洲推动“新殖民主义”等。这些错误思潮对当今大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不理智的爱国行为。如何帮助大学生“不畏浮云遮望眼”,学会透过现象看清抹黑中非关系论调的实质,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政策,思政部根据学校党委工作安排,于2018年12月7日下午在南岗校区天使剧场举办了题为《中非: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的形势与政策讲座。2017级全体学生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本次讲座,学校相关领导和全体思政教师出席本次活动。

主讲人思政部副主任朱文艾老师从三个维度,即“中非交往的前世、今生与未来,”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中非交往的历史进程和中非交往对世界重要意义。通过大量实例说明永续友好才是中非这对患难兄弟间的真诚期盼。
朱文艾老师重点针对网络上某些西方国家和媒体故意将中非合作说成是中国对非的“新殖民主义”、“债权主义”、“资源掠夺”、“破坏环境”等错误论调进行有力反驳,用事实例证中国对非洲始终秉持的是平等尊重、合作共赢。对此,非洲国家最有发言权,很多非洲国家的领导人都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才是非洲真正的朋友,中国对非合作首先考虑的是非洲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谈到:“国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中非合作正是中国践行正确义利观的体现。中国力求推动非洲国家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南南合作向前发展,带动所有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推动构建更加民主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讲座帮助同学们了解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渊远历史,认识到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重要作用;澄清了部分学生对中非合作存在的错误认识,坚定了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策的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