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时候你会感觉自己被困住了,你会急于离开它,摆脱它,再也不要见到它。但是,如果你想真正地离开那个困住你的模式、关系或者位置,你需要先看看清楚,你现在是在哪里。你需要先慢慢地恢复和自己体验的连接。
我们也许很难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时候,为何,以及如何进入到了某个洞穴,但是也许你依稀记得,那个时候,你感到恐惧、困惑和不安全,你感觉如果不走进某个洞穴,自己会“即刻死掉”或者“即刻被抛弃。”所以,两弊相较取其轻,你的心理系统自动地为你做出了选择,逃入洞穴,先活命要紧。因为在那个当下,你很害怕,很脆弱,输不起,别无选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越长越大,你越来越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潜能,你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属于这里,但是,这里又是你唯一熟悉的地方,怎么办呢?你陷入了矛盾和迷茫,你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呆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就可以避免变化和风险,但是,你却明明清晰地发现,这里已经不再适合你。继续呆在这里,会限制住你的成长,你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但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你不确定自己是在异想天开,还是在脚踏实地。
曾经的丧失里面,你一直被爱着。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本就不存在无条件的爱。
我们无法否认,原生家庭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长久深远的影响,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就像一块植入你内心的芯片,很难被取出来,因为那么多年的过往,你已经和它长在了一起,骨肉相连。即使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取出来了,你却发现,剩下的自己是一具躯壳。自己所有的爱,连接和能量,都投注在这爱恨情仇的关系里面,切掉了不好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有的时候,当为来访者的悲惨经历慨叹唏嘘的时候,我也在想,人的心理系统真的是潜能无限,他能够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一定是因为他心底深深的爱,而这种对 爱的渴望和希望,也许源于生命之初最本质,最本真的爱的种子。
走出洞穴的勇气源于:你看见了我,我仍可以做自己,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也是一名精神分析师,我相信心理咨询能够陪伴和支持来访者,在咨询的过程里面,找到曾经的自己,联结到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在他准备好的时候,慢慢地尝试走出自己的洞穴。而这一切改变的发生,都是发生在生活当中的点滴当中,需要假以时日,需要耐心和时间。我的一位同事,将精神分析比喻成“纳鞋底”,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卯足了劲儿,没有丝毫的懈怠。而我,更觉得心理咨询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看见”与“被看见”的过程。就是咨询师陪伴来访者,慢慢地找到,看见他自己。
有人会希望能够自己搞定自己,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但这样是不行的。因为我们每一步真正的心理成长,都需要“看见别人看见了自己”,“理解到别人理解了自己”。
所以,心理咨询的空间,其实是咨询师陪伴来访者寻找和看见自己的过程,也许这个时候,来访者才能够有勇气去看到自己现在的位置,以及有勇气去探索和面对不那么确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