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一场持久战,大家每天与口罩共存,要按时完成核酸检测,要扫码进入公共场合,每个人都承受着压力。
想要对你们大声说一声:同学们,你们真的辛苦了!防控疫情的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中离不开你们的努力和坚持,也离不开你们的勇敢与积极。但是即使拥有再强大的内心,也很难丝毫不受到这场疫情的影响,你是否会在内心中常常发问:疫情到底什么时候会结束——期待着可以不用在宿舍里上网课的日子、与思念的人见面团圆的日子、可以没有阻碍看到每个人脸上笑容的日子。别担心,你所拥有的别尘辞情绪再正常不过,学习如何调节情绪,战胜心魔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课题。
承诺与接纳
为什么emo的人是我?为什么我的抗压能力这么差?其实并不是,因为疫情或者学业压力而产生emo、焦虑、压抑、烦躁不安、消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绪反应,这些低沉的情绪会随之带来我们躯体和生理的负面反应:注意力容易转移、难以入睡、感觉浑浑噩噩甚至生活缺乏动力等。但是请不要逃避,勇敢的直视它。也许转念一想,感受爱、感受痛、感受世间万物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承认自己情绪的存在,为自己可以精准的感知它而开心,为自己可以放肆的哭和笑而骄傲,慢慢感受情绪发生当下你身体的变化,你的呼吸脉搏、面部表情,还有你每一个思维涌现下的念头。疫情终将会过去,我们在防疫的日日夜夜中学会了直视内心的恐惧与焦虑,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是勇士。
理性看待,吾日叁省情绪
斯多葛主义(Stoicism)在众多概念中强调理性,它包含叁个要素:自控力、勇气、正义。当我们产生情绪想要压制而又难以控制时,当我们面对疫情悲观觉得看不到希望时,当我们因为课题拖延没有进展而感到自我怀疑时,尝试让自己冷静一下,然后问问自己:
1我此刻的感受足够真实吗,还是由于非理性的认知导致的?
2如果用0-10的量尺给诱发我情绪的事件打分,它的真实程度会是多少?
3疫情永远不会结束的可能性有几分?
4我在DDL前完成不了任务的可能性有几分?
5不管我有多努力课题都不会有进展的真实性有几分?
“我”以为的那些负性事件和负面评价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给自己徒增的烦恼和压力呢?我们的情绪让我们自己做主,也许在理性客观的分析下,对于疫情的惶恐和无助感会烟消云散,伴随着恐惧心理的降低,我们才能更好的获得内心的平和,看到这场抗疫带来的坚毅与美好。
你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宝藏
你是否会常常专注于那些我们做不到或做的不够完美的事,陷入自己明明还可以更加努力取得他人的肯定和认可的反刍中…我们感受到的无助感和严重内耗也许是因为我们总在追逐自己前方的灯塔,却忘记留意自己身上的太阳。
停下追逐的脚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寻找你身上的资源,细数你努力过的每一个晨间与日暮,学会自我夸奖、自我赞赏、用欣赏的眼睛看待那些遗憾。就像疫情之下,虽然有很多想做却没有做的遗憾,但不得不说,这段难忘的经历提高了我们的抗压能力,促使我们团结起来共患难,让我们更加珍惜岁月静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遗憾带给我们的是失去还是获得,取决于我们究竟如何看待。
分享——让心的距离更加贴近
不要害怕分享会给对方徒增烦恼,有时候把情绪分享出去的过程就是在舒缓压力,那些让你困扰的事情也会在分享的过程中被厘清。你可以把看到的日出日落、冬日暖阳,对疫情的恐惧和担忧,甚至一些稀松平常的碎碎念分享给朋友。
分享可以让友谊更加贴近,让自己更加真实完整地呈现给对方,分享不仅会增加我们与朋友的联结,也让我们更加有力量。恐惧会被碾碎,黎明即将到来,疫情终将过去!
学会调节情绪,就是认同自己的情绪,在想要逃避的时候审视它,在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时候转移它,在怀疑自己的时候感谢它。情绪,让我们更加鲜活,战胜情绪心魔,我们没在怕的!